常常被一些客戶詢問癌症治療後的他們可以去運動嗎?運動會不會讓他們產生淋巴水腫的問題呢?答案是:當然可以運動,而且正確的運動,好處多多呀。今天我們就針對癌症運動的相關注意事項來做個小整理。
為什麼現在會開始提倡癌症患者進行運動訓練呢?運動對於癌症患者又有哪些好處呢?
好處一:防止肌肉萎縮情形惡化
許多癌症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有肌肉萎縮的情形產生,透過給予中低強度的運動,可以幫助組織的修復,防止肌肉萎縮的情況變更嚴重。
好處二:提升心肺功能
有些化學治療的藥物可能會造成心肺功能的損傷,透過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改善受到損害的心肺功能。
好處三:預防肥胖
一些有接受賀爾蒙治療的患者,可能會有體重增加的現象發生,透過適度規律的運動,也可以幫助預防過度肥胖,而且目前已經有研究顯示肥胖與一些癌症有相關性,預防肥胖,也同時可以幫助預防癌症發生。
好處四:減少因為手術沾黏產生的肌肉失衡問題
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,因為不同的手術方式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口沾黏問題,進而影響身體的肌肉骨骼系統不平衡的現象產生,透過運動可以幫助伸展僵緊的筋膜肌肉,誘發無力的肌肉群,改善身體體態,減少因為肌肉骨骼系統失衡所產生的疼痛發生。
好處五:增加自信,減少憂鬱,改善睡眠品質
許多患者在經歷確診癌症的過程中,在心理層面上有巨大的衝擊,許多研究已經顯示,透過運動的訓練,對於他們的生活品質是有正面積極的影響。
了解到運動對於癌症患者有這麼多好處後,在執行運動上面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?因為每種癌症的治療方式會有所不同,所以在執行運動上所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會有所不同,我們把一般患者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做個簡單整理。
問題一:疲勞
疲勞,感覺勞累是癌症患者很常見的治療後副作用,所以一開始的運動強度不要太激烈,以每週3-4次,每次20-30分鐘,且每次運動完不應該感覺到更疲憊的強度為主。
問題二:發燒
若在執行運動前發現自己有發燒的情形,則暫時停止運動,建議先去看醫師排除有全身感染的問題。
問題三:脫水(24-36小時內有嘔吐或腹瀉)
在運動前的24-36小時內若有嘔吐或腹瀉的情形發生,也先暫時停止運動,多補充水分與休息,等狀況改善後,才可以開始執行運動
問題四:周圍神經病變
有些患者在接受化學療法後可能會有週邊神經病變的問題,例如感覺手或腳底麻木等症狀,若是手部有感覺異常的情形發生時,在執行運動上要特別注意有抓握的動作,例如舉重,可能會因為手部感覺異常發生抓握失誤的狀況,造成危險;若是腳底麻木,則要注意會有身體不平衡的情形,則要避免一些高衝擊性的運動,避免跌倒的風險。
問題五:淋巴水腫
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會產生淋巴水腫的問題,會不會產生淋巴水腫,取決於接受的治療方式是否有切除或破壞到淋巴結,如果有,才會有淋巴水腫的風險,反之若無,基本上是不需要擔心會產生淋巴水腫的問題,在運動上面也就不需要擔心會造成淋巴水腫,但如果已經確定治療方式是有破壞到淋巴結,在運動上就需要特別注意,以下有幾個小重點:
(1) 運動前花五分鐘執行簡單緩慢的淋巴引流熱身運動(下次文章會教導大家如何執行)
(2) 剛開始的運動訓練強度-不需額外給予負重
(3) 確實觀察運動後24小時內是否有腫脹情況產生
(4) 若前一次運動強度沒有造成腫脹情形,以此訓練強度在執行幾次,之後再慢慢增加強度
運動對於癌症病友並非遙不可及,但癌症患者的運動訓練是一門相當專業的學問,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訓練專家才能最有效提升病友們的運動表現,並且避免不必要的危險發生,透過各專業領域(醫師,治療師,體能訓練師,營養師)的互相合作配合,癌症病友也能開開心心地做運動呀!!
黃麗龍 物理治療師/國際認證淋巴引流治療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