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小編還是個小大一生時,騎車的速度沒在看時速表的,
也因為如此,所以常常把馬路當作自己的競速道,
果不其然,每個騎車的人都會遇到的事就這樣地讓我碰到了,”犁田”。
而這次的”犁田”卻不是我自己造成,一輛搶黃燈的車從我側邊撞上,
我跌坐在路上要爬起來時,
發現怎麼從我腰間往下竄到一整隻左腿痛且無力,
不了解自己症狀的我只能跛行的拖著腳慢慢的走到路邊。
然而隔天的我痛到幾乎無法走路,只好到學校的附設醫院去看骨科,
醫生看了看說,沒什麼大礙,開個藥吃就好了,
有時候真覺得藥的發明真的很重要,藥的效用就這樣讓我慢慢地完全不痛了。
但是卻也留下一直困擾我的腰痛。那到底我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呢?
有時候真覺得當個治療師有遭遇過跟患者一樣的症狀時,
才能深深體會病痛所帶來的不適。
常常碰到患者因為腰痛來接受治療時,描述的疼痛幾乎都不會是單一個點,
最常見的都是一整片的疼痛區域遍佈在整個下背;有時候會延伸到臀側;
有時後疼痛區域會移動;又有時患者會形容疼痛從腰間像埋著一條電線延伸到腿後側或小腿,
不同的疼痛形容都影響著治療師對症狀的判斷。
在腰痛的判斷,臨床上有許多的評估方法,
不論是肌筋膜理論評估、骨病學派的評估抑或是動作控制的評估,
都有其認定腰痛的準則及分類方法。
這邊小編就以麥肯基氏檢查評估(McKenzie’s examination)來講述
通常遇到腰痛患者較為快速的區分方式,而其評估的方法區分為三大症候群:
姿勢症候群(postural syndrome)
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了解下背疼痛的原因是跟姿勢有關的,
長期的坐姿:如上班、坐車,看電影…等等長時間坐著的姿勢,
而一般人坐著的姿勢,背通常會呈現圓弧狀,位於背後側的肌肉、
脊椎後側的韌帶會受到長時間的拉扯,
甚至是椎間盤壓力都會因姿勢而受影響壓力增加,並造成疼痛的產生。
並不只是坐著會如此,彎腰久、常蹲站,也常常都會造成姿勢性的下背痛產生。
而這類患者通常也只要改變姿勢,維持正確的坐姿或做出正確的動作模式,
通常都可以立即減緩疼痛,並改善症狀的發生。
功能障礙症候群(dysfunction syndrome)
功能障礙意味著某種適應性的縮短,結疤或結締組織的沾粘導致不適。
而這些組織可以是肌肉或韌帶或其他相關的軟組織。
功能障礙可能是間歇出現或慢慢出現,
其主要的症狀是在活動度的減少或活動到底時產生疼痛,
如:前彎幅度受限並會產生疼痛感,且愈彎愈痛,
當慢慢回正時疼痛感會減少。
關節障礙症候群(derangement syndrome)
指的就是內部關節障礙的問題所造成,
在McKenzie理論中認為內部問題主要是以椎間盤為主。
患者通常會有反覆性的下背痛病史,
患者症狀不一定會一直在下背部處,有時會延伸到下肢去,
而這類患者對於特定動作會有症狀明顯的增減,
如:腰椎前彎會讓疼痛感增加或延伸到下肢,
但是腰椎後伸會讓症狀減輕並集中在下背處。
在小編下背痛的病史中,存在著許多一般患者會遇到的經驗,
而這些經驗也剛好讓我了解到書中會遇到的盲點,
例如影像學的診斷跟實際症狀的相關聯;
又或是運動訓練和動作控制實際運用到患者身上的效果如何。
在小編身上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,所以小編通常都會帶著信心跟患者說:
我會讓你真正了解你疼痛的原因,並且教育你如何正視你的問題並善待它,
學習怎麼好好地控制你的脊椎。
當患者了解了自己的問題,恐懼就不會一直伴隨著他,這不也是一種心理治療嗎?
林展盟 物理治療師
禾心物理治療所 04-23200205 FB 粉絲專頁